河北华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中标乌兰察布站风屏障工程,护航高原铁路安全运营
近日,河北华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乌兰察布站五站台北侧新建风屏障工程项目经理部钢护筒、风屏障采购项目,将为这座连接华北与西北的高原铁路枢纽提供关键防护设施。此次中标不仅彰显了河北华久在极端环境铁路工程领域的专业实力,更标志着企业在“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迈出重要一步。
项目背景:高原铁路枢纽安全升级迫在眉睫
乌兰察布站是集宁至通辽铁路、张呼客运专线的重要枢纽,地处内蒙古高原,年均风速达6.8米/秒,冬季极端低温-39℃,气候条件严苛。随着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及区域货运需求提升,既有站台设施已难以满足安全运营要求。此次新建风屏障工程旨在:
- 抗风防灾:降低强风对列车停靠、旅客乘降的影响,保障高原铁路运营安全;
- 防雪保温:减少积雪堆积,维持站台区域微环境稳定;
- 提升容量:通过封闭式防护设计,为未来增设线路、扩大站台规模预留空间。
项目招标范围涵盖钢护筒基础构件及全封闭式风屏障材料的供应与安装,技术标准要求极高。
招标要求:严苛环境筛选顶尖供应商
本次招标由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发起,对投标人提出多项硬性指标:
- 资质门槛: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且拥有高寒地区铁路工程供货业绩;
- 技术实力:产品需通过-40℃低温冲击试验,抗风压性能达12级台风标准;
- 生产能力:具备年产能钢护筒1万吨、风屏障3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并提供数控折弯机、自动喷涂线等设备证明;
- 业绩要求:近五年具有青藏铁路、兰新高铁等高海拔项目供货经验,单项合同额不低于2000万元;
- 应急能力:需承诺72小时内完成紧急订单生产及物流配送。
河北华久:极地品质铸就中标底气
河北华久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坐落于“中国丝网之乡”河北饶阳县,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极端环境交通设施研发,形成从材料研发到工程安装的全产业链布局,核心产品包括高寒地区声屏障、抗风型护栏网等,广泛应用于青藏铁路、京新高速等国家级工程。
此次中标得益于企业四大核心优势:
- 极地技术储备:
- 研发出耐-50℃低温的合金钢护筒,通过铁道科学研究院极端环境测试;
- 开发出双层中空PC耐力板风屏障,透光率85%的同时抗风压达3500Pa,远超行业标准;
- 智能生产体系:
- 建有15万平方米数字化生产基地,配备芬兰芬宝数控冲床、瑞士金马喷涂线等进口设备;
- 实施MES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从原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追溯;
- 极地工程经验:
- 2018年为青藏铁路格尔木段供应防风沙护栏网120公里,经受住8级大风考验;
- 2021年中标兰新高铁百里风区声屏障工程,产品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 应急保障能力:
- 在内蒙古、新疆设有区域仓库,可实现48小时直达项目现场;
- 拥有30人的专业安装团队,持高海拔作业资格证书。
合作意义:筑牢北疆铁路安全屏障
乌兰察布站风屏障工程预计2024年10月竣工,河北华久提供的钢护筒与风屏障将发挥关键作用:
- 钢护筒:采用Q355NH耐候钢,埋深6米,抗拔力达800kN,确保基础稳固;
- 风屏障:主体结构使用H型钢立柱,面板采用氟碳喷涂工艺,设计使用寿命30年。
此次合作对双方及行业均具深远影响: - 对项目方:优质材料供应将提升工程整体质量,助力乌兰察布站打造“北疆抗风标杆工程”;
- 对企业方:河北华久借此深化西北市场布局,为后续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奠定基础;
- 对行业:标杆项目案例将推动高寒地区铁路防护设施向标准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未来展望:创新驱动极地交通设施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高寒、高原、大风等极端环境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将持续增长。河北华久正加速布局极地材料研发中心,攻关超低温混凝土添加剂、自融雪型防护网等前沿技术,同时探索5G+北斗技术在设施监测中的应用。此次中标乌兰察布站项目,不仅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其以创新赋能“一带一路”交通走廊建设的重要里程碑。